一、背景介绍
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指出: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,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、尊重劳动、懂得劳动最光荣、劳动最崇高、劳动最伟大、劳动最美丽的道理,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、诚实劳动、创造性劳动。
根据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《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》的文件精神,2021年6月,为落实宿迁学院新时代劳动教育工作意见,我校成立劳动学院,下设劳动教研室。两年来在学校劳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,教师们统筹劳动教育资源,构建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结合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、实践体系。
二、思路举措
以“劳动”为一条主线,将“劳动树德、劳动增智、劳动强体、劳动育美”串起来,促进“五育并举”的实现,宿迁学院知识分子联谊会张丽华、赵雷鸣等教师在建设农耕文化节、崇劳运动会、麦秆画制作等劳动实践项目做出工作,以劳树德,以劳育人,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穿教学过程。
(一)将传统农耕文化融入劳动教育当中
举办农耕文化节,结合乡村文化,科普农耕知识,用劳动承载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,活动的主题兼具劳动和文化艺术相结合的体系构建,以校园版乡村文化为核心,深挖乡土艺术,围绕乡村农耕文化为主题,以“乡土”和“艺术”碰撞的形式,将劳动和农文融合发展,让学生身临其境般体验农耕互动的乐趣和意义,感受农耕文化的魅力和劳动的力量。
活动的内容包含农耕知识科普宣讲、竹篓绘画大赛 、编工艺现场制作、乡村音乐会 、乡村美食现场制作、农耕市集、现场展示农耕国风书法艺术、农耕用具现场体验、多肉植物种植、剪纸服装秀、乡村服装秀、唐宋茶文化体验、非遗传统文化制作等环节。
活动细节繁琐,内容需要精确每个场景布置,东西摆放,水电等后勤保障。
(二)将劳育与体育融合,创新劳动教育内容
举办崇劳运动会,以“寓教于乐”的方式,开展劳动教育与体育融合活动,激发学生的劳动热情。让学生在笑声中深切体会到劳动的艰辛与不易,让学生明白动手实践、出力流汗才是劳动的最大乐趣。从而培养学生崇劳、敬劳、爱劳的品质。
共设置14个体育项目:
个人项目7项:1.负重前行—拖轮胎;2.运沙——挑担子;3.推小车;4.快递小哥;5.蔬菜运输(扛南瓜);6.插秧;7.快乐保龄球。
团体项目7项:1.齐心协力;2.抗洪救灾;3.抗旱救灾;4.垃圾分类;5.废品回收;6.剥花生;7.包粽子。
项目道具灌装沙袋、拼装小车、改制轮胎、平沙坑为插秧场地、垃圾分类的沙包缝制并写上字等等准备工作、裁判培训、秩序册设计、活动现场组织协调,均需师生群策群力。
(三)将非遗手工技艺引入劳动实践教学
开展麦秆画制作课堂,麦秆画又称麦草画、麦烫画、麦秸画、烧烫画等,其工艺源于我国古代中原地区,历史已有千年,后经历代传播,成为一种完善的艺术形式。麦秆画是民间纯手工艺技术,它充分利用天然麦秆的自然光泽和材质,表现天地风雨、花鸟虫鱼、人物风景、花卉动物等,栩栩如生,巧夺天工。
一幅麦秆作品的完成要经历割、漂、刮、碾、烫、熏等多道工序,制作精细而繁琐,过程漫长而艰辛,对制作者的耐心、毅力以及审美能力等都是一种考验。制作工序复杂而且考验学生的耐心和毅力,正是在劳动创造的过程中体会劳动艺术之美。
三、成效意义
(一)培育学生民族农耕文化的自豪感
农耕文化节是为贯彻落实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》文件精神,加强农耕文化传承保护,发挥农事节庆教育价值,让学生体验农事民俗、感悟农业发展,学农、爱农、知农、志农,培养大学生的劳动态度、劳动技能和劳动品德,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、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、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。
现场宣讲农耕科普知识让学生读懂农耕文明发展历史、农业生产及二十四节气的知识,让学生深切感悟农耕文化的魅力与多彩,在丰富学生情感同时,促使学生争当民族农耕文化传承者,让民族宝贵的文化艺术财富与精神财富获得完美传承。
(二)激发学生对身体锻炼和劳动的兴趣
在运动中体现劳动元素,处处体现“劳动”的身影;在运动中培养劳动品德:既培养了“不怕脏、不怕累”的劳动本色,又培养了“团结、耐心、环保”等劳动品质;在运动中掌握劳动技能:知道了“挑担子、推小车、插秧”等的技巧、“剥花生、包粽子”等日常生活的技能;在运动中彰显“以劳强体”:负重前行的吃力、蔬菜运输的体力,传递沙包的苦力,处处体现强壮体魄的元素。通过“劳育与体育融合”的劳动新形态,创新劳动教育内容。通过体育运动与劳动的“共通性”感受劳动的艰辛与不易,从而培养学生崇劳敬劳的品质和终身锻炼的习惯。
(三)引导学生手工制作中弘扬工匠精神
收集麦秆的环节,带领学生采集麦秆,让学生感受到中国劳动人民的文化传统,在体力劳动的同时体会到粒粒皆辛苦,粮食的来之不易。麦秆画制作,作为素质教育和乡土文化教育的内容,学生们在学习麦秆画制作的过程中,也增强了他们的动手、动脑和协作能力,陶冶艺术情操,经过实践,同学们才知道小小的麦秆真的蕴含着大大的魅力。要想做出一副精美的麦秆画,不仅仅需要灵活熟练的技艺和精湛的技能,更需要严谨细致、专注负责的工作态度以及精雕细琢、精益求精的工作理念和一颗沉稳平静的心。
学生通过麦秆画制作一件件革命先烈的文创作品、历史人物,在制作过程中,不仅将非物质文化遗产麦秆画的制作技艺传授给学生,老师还给学生讲解了革命先烈的历史故事,带着学生通过麦秆画制作一件件革命先烈的文创作品、历史人物,在制作过程中,讲述宿迁的红色文化。在教学中融入爱国主义、党史教育。